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个暑假,《中国城市报》中小学文学创新创作基地——百谷书会开展了一场以“树德立人 传承经典 守望未来”为主题的书法夏令营活动。在6天的时间里,来自于百谷书会的百余名学生和家长齐聚一堂,沉浸式感受了书法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文以载道的经典启迪。
▲夏令营集体合影
01
结缘文字 齐聚人民日报社学习新闻创作
▲人民日报社小新闻官集体合影
本期夏令营以“百谷书会2024暑期创作集训活动”为依托,成员是来自百谷书会的同学们,在第一天的活动中,会员们通过在人民日报社的观摩探索、学习交流、游览体验等方式,体验了作为“小新闻官”在采访、编写和创作新闻的全过程,“我知道了一份报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年仅七岁的赵梓谦小朋友说道。在专业记者和编辑的指导下,会员们锻炼了表达能力,提升了思考能力。整个行程中,孩子们和家长频频拿出相机和手机,记录下行程画面,为“小新闻官”的学习之旅点赞。
02
文化赓续 参观砚台博物馆感受砚拓艺术
▲北京砚台博物馆合影
人民日报社的行程结束之后,会员们又一同参观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砚台文化博物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源远流长的砚台文化和砚拓艺术,博物馆的刘馆长认真细致地介绍了馆内藏品,并组织会员们体验砚拓活动。在体验活动中,来自百谷书会的同学和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砚拓作品并纷纷表示,砚台文化博物馆之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魅力,并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
03
书以载道 名师经典集于一堂书写童年诗篇
▲书法创作现场
研学活动后,百谷书会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书法院副院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廊坊市职工书画协会副会长张秀国,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哲,高级书法教师王倩倩等多位书法名师在五天时间里为会员们提供专业的书法学习指导,内容涵盖篆书、隶书、楷书及行书多种字体,《峄山碑》《曹全碑》《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等多部经典碑帖。
▲张秀国老师现场讲解
参加集训营的孩子们大多在6到14岁之间,“很难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有这么高的水平,这与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努力是分不开的。”来自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秀国老师说。
▲王哲老师现场讲解
“我觉得学习书法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提高人修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更加自信,更有毅力。”已经考完书法九级的学生李岱琳为书法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感到欣喜。
▲李岱琳作品创作中
“我觉得书法很有趣,但她又很难,每一笔动作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字也有很多种写法”九岁就考八级的李虹萱向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的书法学习。
▲王哲老师为李虹萱点评作品
在现场,孩子们年纪不等,但是他们共同拥有的是对书法学习的无限热爱。“老师很好,同学们也很好,我很开心。”杨哲宽小朋友开心地告诉我们。书法像一座桥,连接了传统文化和青少年教育;她又像一缕风,在孩子们的心间埋下了传承经典的种子;她又像一束光,指引着孩子们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寻找智慧的宝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青少年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环,至关重要。为提高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热爱,近年来,百谷书会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持续举办针对青少年的研学活动,极大增强了新生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